在监管严把发行入口关的态势下,IPO撤单数仍保持在高位,仅端午节假期就有6宗IPO终止。经沪深北交易所官网统计,6月以来,截至6月10日,IPO市场共有28宗IPO折戟,平均一天三家,其中主板撤单数最多,有11家。从上述撤单企业进展来看,有问询、过会、提交注册等多个阶段,也不乏一些高募资企业,其中中智股份、瀚天天成均原拟募资超30亿元。
1. 雪球网(xueqiu.com):提供实时的股票行情、个股分析和投资策略分享,是国内较知名的炒股配资门户网站之一。
主板撤单数占比四成
6月10日,泛源科技、元澄科技两家公司IPO终止,IPO撤单阵营再添两家。
根据深交所官网,6月以来,截至6月10日,IPO终止家数共有13家,其中创业板9家、主板4家,仅6月8日—10日这三天端午假期就有奥德装备、京磁股份、三清互联、泛源科技、元澄科技、微策生物6家IPO终止。
上交所官网显示,6月1日—10日则有百佳年代、中智股份、明皜传感等12家IPO终止,其中主板7家、科创板5家。
6月1日—10日,北交所则有文昌科技、圣兆药物、永创医药等3家公司IPO终止。
经梳理,今年6月1日—10日,主板IPO撤单家数最多,有11家,占比四成;其次是创业板,有9家;科创板、北交所则分别有5家、3家。
对于IPO撤单家数保持高位的情况,康德智库专家、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铁娇对记者表示,主要是由于监管政策收紧、审核环境变化等原因。
陈铁娇进而指出,随着发行上市新规的颁布与执行,IPO审核环境发生了变化,新“国九条”后明确提出了更严格的财务指标,这使得一些企业因为不符合新规要求而选择撤单。此外,一些存在瑕疵、不符合新规要求或在新的审核环境下需要增补、调整的企业也只能撤单,这也反映了监管机构对IPO市场的严格监管和对企业质量的更高要求。
京磁股份已过会
在上述撤单企业中,京磁股份已经IPO过会。
据深交所官网,京磁股份IPO历时较长,公司招股书在2022年6月23日获得受理,拟闯关创业板,之后在当年7月16日,公司进入已问询阶段,历经两轮审核问询,公司2023年4月26日被安排上会,并获得通过。
不过,IPO过会后,京磁股份却迟迟未提交注册,如今距离过会超一年时间,公司IPO撤单。
招股书显示,京磁股份专业从事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是我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生产厂家之一,核心产品为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,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、节能家电、风力发电及消费电子等领域。
闯关IPO背后,京磁股份业绩稳步增长。2020—2022年,京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.31亿元、12.57亿元、13.49亿元;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5055.06万元、8125.93万元、1亿元;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188.25万元、6651.54万元、8794.64万元。
此次冲击创业板上市,京磁股份拟募资5.77亿元,分别投向年产28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元器件生产线新建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。
除了京磁股份之外,IPO已有明显进展的还有微策生物,公司也在2022年7月25日上会获得通过,并在当年10月21日提交了注册申请,但迟迟未注册生效。
7家原拟募资超10亿元
在28家撤单公司中,不乏一些拟高募资企业,包括中智股份、瀚天天成、金龙股份等。
经记者梳理,6月以来撤单的28家企业中,其中有10家公司原计划募资额在10亿元以上,其中中智股份原拟募资额最高,约为37.42亿元。
据了解,中智股份IPO招股书在2023年3月获得受理,公司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务,主要包含人事管理、人才派遣、业务外包、薪酬财税、健康福利、招聘及灵活用工、管理咨询和其他人力资源业务。
中智股份在招股书中介绍,公司在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位居前列,在全国拥有约400个服务网点,超过4700名员工,服务来自全球的企业客户达5万余家、服务客户员工人数达1000万余人(含平台注册人数),客户类型包括外资企业、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等多类实体和机关事业单位,并覆盖全国33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超过380个城市。
此次IPO募资,中智股份共有四个募投项目,分别是中智人力资源研发运营中心(上海)购建项目、信息系统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项目、营销及运营服务体系升级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项目。不过,伴随着公司IPO撤单,中智股份募资愿景告败。
与中智股份一样,拟首发募资额超30亿元的还有瀚天天成。据了解,瀚天天成原拟冲击科创板上市,拟首发募资35.03亿元。
金龙股份则原计划IPO募资21.97亿元,公司曾在2023年6月26日上会,不过当时遭到暂缓表决。
菊乐股份、华羿微电、成都高速、百佳年代四家公司则原计划募资均在10亿—20亿元之间,分别约为13.63亿元、11亿元、11.6亿元、15.97亿元。
对于有迫切融资需求但A股上市无望的公司股票配资入门,陈铁娇表示,企业可以考虑其他的融资渠道,如港股IPO、私募股权、债券发行、并购等,以满足公司融资需求。若公司由于业绩问题导致撤单,陈铁娇则指出,企业应积极改善经营状况,提升盈利能力,为未来的IPO或其他融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。